2009年4月22日星期三
Java 从控制台中读取数据完全攻略
详尽地介绍了JDK各版本从控制台中读入数据的方法,并且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,以及给出了一些使用建议。
从控制台中读取数据是一个比较常用的功能,在 JDK 5.0 以前的版本中的实现是比较复杂的,需要手工处理系统的输入流。有意思的是,从 JDK 5.0 版本开始,能从控制台中输入数据的方法每增加一个版本号,就有一种新增的方法,这也增加了选择的种类,可以依据不同的要求来进行选择。下面来看一下,各个版本中如何从控制台中读取数据以及各自的优缺点。
JDK 1.4 及以下版本读取的方法
JDK 1.4 及以下的版本中要想从控制台中输入数据只有一种办法,即使用System.in获得系统的输入流,再桥接至字符流从字符流中读入数据。示例代码如下:
import java.io.IOException;
import java.io.InputStreamReader;
public class Test1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tring str = readString("请输入字符串:");
System.out.println("readString 方法的输入:" + str);
}
/**
* 使用系统的输入流,从控制台中读取数据
* 用于所用的JDK版本
* @param prompt 提示信息
* @return 输入的字符串
*/
private static String readString(String prompt) {
BufferedReader br = new BufferedReader(new InputStreamReader(System.in));
String str = null;
try {
System.out.print(prompt);
str = br.readLine();
} catch (IO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return str;
}
}
从上面的代码段来看,这种控制台输入的方法非常地麻烦,为了能读取整行的数据,采用了BufferedReader类来进行处理,而且在读取的过程中还需要捕获IOException。不过这是 JDK 1.4 及以下版本中从控制台读取数据唯一的办法。还有一种非控制台读入数据的办法,就是采用 Swing 中的JOptionPane,会弹出一个非常漂亮的输入对话框让使用者输入数据,但这是一种比较另类的做法,不推荐使用。
import javax.swing.JOptionPane;
public class Test2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tring str = readStringFromDialog("请输入字符串:");
System.out.println("readStringFromDialog 方法的输入:" + str);
}
/**
* 使用JOptionPane的输入对话框,输入字符串
* 用于所用的JDK版本
* @param prompt 提示信息
* @return 输入的字符串
*/
private static String readStringFromDialog(String prompt) {
return JOptionPane.showInputDialog(prompt);
}
}
上面的两种方法都有个共同的缺点——只能读取字符串,若需要读取其他类型的数据需要手工进行转换。
JDK 5.0 读取的方法
从 JDK 5.0 开始,基本类库中增加了java.util.Scanner类,根据它的 API 文档说明,这个类是采用正则表达式进行基本类型和字符串分析的文本扫描器。使用它的Scanner(InputStream source)构造方法,可以传入系统的输入流System.in而从控制台中读取数据。示例代码如下:
import java.util.Scanner;
public class Test3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tring str = readString5("请输入字符串:");
System.out.println("readString5 方法的输入:" + str);
}
/**
* 使用扫描器类(Scanner)从控制台中读取字符串
* 适用于JDK 5.0及以后的版本
* @param prompt 提示信息
* @return 输入的字符串
*/
private static String readString5(String prompt) {
Scanner scanner = new Scanner(System.in);
System.out.print(prompt);
return scanner.nextLine();
}
}
从代码量上来看,Test3比Test1少了很多的代码,核心代码只有两行。其实并不是Scanner将控制台输入给简单化了,只是在其内部的实现中已经将IOException处理了,而且采用InputStreamReader来一个字符一个字符进行扫描读取的(嘿嘿,它本身就是个扫描器),只是Scanner做了更高层次的封装。
Scanner不仅可以从控制台中读取字符串,还可以读取除char之外的其他七种基本类型和两个大数字类型,并不需要显式地进行手工转换。Scanner不单单只能扫描控制台中输入的字符,它还可以让读入的字符串匹配一定的正则表达式模式,如果不匹配时将抛出InputMismatchException异常。
使用System.in作为它的构造参数时,它只扫描了系统输入流中的字符。它还有其他的构造,分别可以从文件或者是字符串中扫描分析字符串的,具体的使用方法可以参考 API 文档说明。
JDK 6.0 读取的方法
从 JDK 6.0 开始,基本类库中增加了java.io.Console类,用于获得与当前 Java 虚拟机关联的基于字符的控制台设备。在纯字符的控制台界面下,可以更加方便地读取数据。示例代码如下:
import java.io.Console;
import java.util.Scanner;
public class Test4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String str = readString6("请输入字符串:");
System.out.println("readString6 方法的输入:" + str);
}
/**
* 使用控制台类(Console)从控制台中读取字符串
* 适用于JDK 1.6或以后的版本
* @param prompt 提示信息
* @return 输入的字符串
*/
private static String readString6(String prompt) {
Console console = System.console();
if (console == null) {
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("不能使用控制台");
}
return console.readLine(prompt);
}
}
在Test1和Test3中,输入数据前的提示信息需要使用System.out.print();来输出,但是使用基于Console的Test4类,可以在方法参数中直接放入提示信息。
如果需要在控制台中输入密码等敏感信息的话,像在浏览器或者是应用程序中那样显示替代字符,在 JDK 6.0 以前的做法是相当麻烦的(具体的做法可以参考Java 编程语言中的口令屏蔽一文),而使用Console类的readPassword()方法可以在控制台上不回显地输入密码,并将密码结果保存在char数组中,根据 API 文档的建议,在使用后应立即将数组清空,以减少其在内存中占用的时间,以便增强安全性。
但是,Console也有一些缺点,根据ConsoleAPI 文档的说明:
虚拟机是否具有控制台取决于底层平台,还取决于调用虚拟机的方式。如果虚拟机从一个交互式命令行开始启动,且没有重定向标准输入和输出流,那么其控制台将存在,并且通常连接到键盘并从虚拟机启动的地方显示。如果虚拟机是自动启动的(例如,由后台作业调度程序启动),那么它通常没有控制台。
通过上面的文档说明可以看出,在使用 IDE 的情况下,是无法获取到Console实例的,原因在于在 IDE 的环境下,重新定向了标准输入和输出流,也是就是将系统控制台上的输入输出重定向到了 IDE 的控制台中。因此,在 IDE 中不能使用这个程序,而Test1和Test3就没有这种限制。
总结
以上囊括了 Java 中各种版本从控制台中读入数据的方法,将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。下面给出了一些使用建议,可供参考:
- JRE 1.4 或以下版本的情况下,没得选择只能采用
Test1或者是非控制台读入的Test2的方法。 - JRE 5.0 的情况下,建议使用基于
Scanner的Test3的方法,更方便地进行数据读取。 - JRE 6.0 的情况,并且只在字符界面的控制台下运行时,采用
Test4的方法,如果需要读入像密码之类的敏感数据,为了安全性考虑也必须使用Test4或者是自行实现。如果需要读入除字符串类型之外的其他数据类型,建议使用基于Scanner的控制台输入。
本文最初发布于 CSDN 博客Java从控制台中读取数据完全攻略
2009年4月20日星期一
Win32 FILETIME 结构与 java.util.Date 互转
今天在 CSDN 上有人问起 Win32 FileTime 格式与 Java 中Date格式如何进行相互转换。详见:http://topic.csdn.net/u/20090420/11/8016744d-d151-4041-a837-5a14f2592e3f.html
根据 MSDN 上关于FILETIME结构的描述,可以很方便地在FILETIME与 Java 中Date进行互转。根据 MSDN 上的说明,FILETIME采用 64 位数值表示与 UTC 时间 1601 年 1 月 1 日 0 时起百纳秒的时间间隔。
根据 MSDN 上的描述,FILETIME的结构如下:
typedef struct _FILETIME {
DWORD dwLowDateTime;
DWORD dwHighDateTime;
} FILETIME, *PFILETIME;
由于DWORD仅能表示 32 位无符号的整数,因此要需要使用两个DWORD才能表示 file time。dwLowDateTime是指 file time 的低 32 位值,而dwHighDateTime是指 file time 的高 32 位值。
在 Java 中的时间是采用 Unix 纪元,即与 UTC 时间 1970 年 1 月 1 日 0 时起的毫秒时间间隔,在 Java 中是使用long类型来表示这个值的。
有了上面的知识点,就可以很容易地把 Win32 FileTime 时间与 Java 中Date进行互相转换。需要做的是计算出 1601 年 1 月 1 日 0 时与 1970 年 1 月 1 日 0 时之间的毫秒数差值,再加上 Unix 纪元的毫秒数时间,再将其换算成百纳秒就可以进行转换了。按 Unix 纪元 1970 年 1 月 1 日 0 时之前均为负数。
由于涉及时间计算,为了保证正确性,先用代码来校验一下时区,看看 1970 年 1 月 1 日 0 时是否为 0。
import java.text.DateFormat;
import java.text.ParseException;
import java.text.SimpleDateFormat;
import java.util.Date;
public class Test5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DateFormat format = new SimpleDateFormat("yyyy-MM-dd HH:mm:ss");
Date date = parseDate("1970-01-01 00:00:00", format);
System.out.println(date.getTime());
}
public static Date parseDate(String str, DateFormat format) {
Date date = null;
try {
date = format.parse(str);
} catch (Parse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return date;
}
}
上面代码运行的结果是:
-28800000
可见这个结果是不正确的,由于我们当前系统的时区是 GMT+8 区,也就是比格林尼治标准时间相差 8 个小时,这 28800000 也正好是 8 个小时的毫秒数。我们只要为DateFormat加上下面这一段代码就可以将格式化器转为 GMT 时间(对于本文而言 UTC 时间与 GMT 时间没有区别,具体的区别可以参考其他资料)。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DateFormat format = new SimpleDateFormat("yyyy-MM-dd HH:mm:ss");
format.setTimeZone(TimeZone.getTimeZone("UTC"));
Date date = parseDate("1970-01-01 00:00:00", format);
System.out.println(date.getTime());
}
此时我们输出的结果就是 0 了,再将其换成“1601-01-01 00:00:00”时输出为:
-11644473600000
由于这个值是个常量固定值,将这个值取绝对值暂且命名为UNIX_FILETIME_MILLISECOND_DIFF。
接下来需要获得毫秒数与百纳秒数的倍率。众所周知,1 秒等于 103 毫秒,而 1 毫秒等于 106 纳秒,因此可以推算出 1 毫秒等于 104 百纳秒。
由于FILETIME结构是采用两个DWORD来表示的,对于 Java 而言,可以将DWORD映射为int类型。通过移位运算符<<可以将这两个 32 位的int转换为 64 位的long数据,以便于对 Unix 纪元毫秒数的计算。
为了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进行设计,可以仿照FILETIME结构的定义,声明一个FILETIME的类,其中包含高 32 位数字和低 32 位数字。为了封装一下,把 Unix 纪元与FILETIME零起点的毫秒值与毫秒与百纳秒的倍率置为常量。
public class FileTime {
/**
* Unix 时间 1970-01-01 00:00:00 与 Win32 FileTime 时间 1601-01-01 00:00:00
* 毫秒数差
*/
public final static long UNIX_FILETIME_MILLISECOND_DIFF = 11644473600000L;
/**
* Win32 FileTime 采用 100ns 为单位的,定义 100ns 与 1ms 的倍率
*/
public final static int MILLISECOND_100NANOSECOND_MULTIPLE = 10000;
/**
* FileTime 的低 32 位数
*/
private int low;
/**
* FileTime 的高 32 位数
*/
private int high;
public FileTime() {
}
/**
* 获得 FileTime 以 64 位数字表示的数据
* @return
*/
public long getFileTime() {
return (((long)high << 32) & 0xffffffff) | ((long)low & 0xffffffff);
}
public FileTime(int low, int high) {
this.low = low;
this.high = high;
}
public int getLow() {
return low;
}
public void setLow(int low) {
this.low = low;
}
public int getHigh() {
return high;
}
public void setHigh(int high) {
this.high = high;
}
public String toString() {
return "high: " + high + ", low: " + low;
}
}
定义好了结构,为了能与java.util.Date互转,还需要增加一个toDate的方法和一个date2FileTime的静态方法。
/**
* 将 Win32 的 FileTime 结构转为 Java 中的 Date 类型
* @param fileTime
* @return
*/
public Date toDate() {
return new Date(getFileTime() / MILLISECOND_100NANOSECOND_MULTIPLE -
UNIX_FILETIME_MILLISECOND_DIFF);
}
/**
* 将 Java 中的 Date 类型转为 Win32 的 FileTime 结构
* @param date
* @return
*/
public static FileTime date2FileTime(Date date) {
long time = (UNIX_FILETIME_MILLISECOND_DIFF + date.getTime()) *
MILLISECOND_100NANOSECOND_MULTIPLE;
FileTime fileTime = new FileTime();
fileTime.setHigh((int)(time >> 32) & 0xffffffff);
fileTime.setLow((int)time & 0xffffffff);
return fileTime;
}
结构和代码都定义完成了,写个测试代码来测试一下,看看“2010-07-10 15:35:18”的 FileTime 值是多少。
import java.text.DateFormat;
import java.text.ParseException;
import java.text.SimpleDateFormat;
import java.util.Date;
public class Test5 {
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DateFormat format = new SimpleDateFormat("yyyy-MM-dd HH:mm:ss");
Date date1 = parseDate("2010-07-10 15:35:18", format);
FileTime fileTime = FileTime.date2FileTime(date1);
System.out.println(fileTime.toString());
FileTime fileTile = new FileTime();
fileTile.setHigh(30089218);
fileTile.setLow(1907785472);
Date date2 = fileTile.toDate();
System.out.println(format.format(date2));
}
public static Date parseDate(String str, DateFormat format) {
Date date = null;
try {
date = format.parse(str);
} catch (ParseException e) {
e.printStackTrace();
}
return date;
}
}
更多阅读
- 在中文维基百科上可以找到协调世界时(UTC)与格林尼治标准时间(GMT)的相关资料,也可以在其他资源上搜索到相关资料。
- 在 MSDN 上可以找到更多关于
FILETIME结构的描述, - 更多关于
java.text.SimpleDateFormat格式参数的信息可以参见这个类的API 文档。 - 如果对于
java.util.TimeZone这个类不是很了解的话,可以参见这个类的API 文档。
2009年4月19日星期日
2009年1月9日星期五
Java 中的运算符
| 优先级 | 操作符 | 含义 | 关联性 | 用法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 | [ ] | 数组下标 | 左 | array_name[expr] |
| . | 成员选择 | 左 | object.member | |
| ( ) | 方法参数 | 左 | method_name(expr_list) | |
| ( ) | 实例构造 | 左 | class_name(expr_list) | |
| ++ | 后缀自增 | 左 | lvalue++ | |
| -- | 后缀自减 | 左 | lvalue-- | |
| 2 | ++ | 前缀自增 | 右 | ++rvalue |
| -- | 前缀自减 | 右 | --lvalue | |
| ~ | 按位取反 | 右 | ~expr | |
| ! | 逻辑非 | 右 | !expr | |
| + | 一元加 | 右 | +expr | |
| - | 一元减 | 右 | -expr | |
| 3 | ( ) | 强制转换 | 右 | (type)expr |
| new | 对象实例化 | 右 | new type()
new type(expr_list) new type[expr] |
|
| 4 | * | 乘 | 左 | expr * expr |
| / | 除 | 左 | expr / expr | |
| % | 求余 | 左 | expr % expr | |
| 5 | + | 加 | 左 | expr + expr |
| - | 减 | 左 | expr - expr | |
| + | 字符串连接 | 左 | strExpr + strExpr | |
| 6 | >> | 有符号右移 | 左 | expr >> distance |
| >>> | 无符号右移 | 左 | expr >>> distance | |
| 7 | < | 小于 | 左 | expr < expr |
| <= | 小于等于 | 左 | expr <= expr | |
| > | 大于 | 左 | expr > expr | |
| >= | 大于等于 | 左 | expr >= expr | |
| instanceof | 类型比较 | 左 | ref instanceof refType | |
| == | 等于 | 左 | expr == expr | |
| != | 不等于 | 左 | expr != expr | |
| 8 | & | 整数按位与 | 左 | integralExpr & integralExpr |
| & | 布尔与 | 左 | booleanExpr & booleanExpr | |
| 9 | ^ | 整数按位异或 | 左 | integralExpr ^ integralExpr |
| ^ | 布尔异或 | 左 | booleanExpr ^ booleanExpr | |
| 10 | | | 整数按位或 | 左 | integralExpr | integralExpr |
| | | 布尔或 | 左 | booleanExpr | booleanExpr | |
| 11 | && | 逻辑与 | 左 | booleanExpr && booleanExpr |
| 12 | || | 逻辑或 | 左 | booleanExpr || booleanExpr |
| 13 | ? : | 条件运算 | 右 | booleanExpr ? expr : expr |
| 14 | = | 赋值 | 右 | lvalue = expr |
| *= | 乘赋值 | 右 | lvalue *= expr | |
| /= | 除赋值 | 右 | lvalue /= expr | |
| %= | 模赋值 | 右 | lvalue %= expr | |
| += | 加赋值 | 右 | lvalue += expr | |
| += | 字符串连接赋值 | 右 | lvalue += expr | |
| -= | 减赋值 | 右 | lvalue -= expr | |
| <<= | 左移赋值 | 右 | lvalue <<= expr | |
| >>= | 有符号右移赋值 | 右 | lvalue >>= expr | |
| >>>= | 无符号右移赋值 | 右 | lvalue >>>= expr | |
| &= | 整数按位与赋值 | 右 | lvalue &= expr | |
| &= | 布尔与赋值 | 右 | lvalue &= expr | |
| |= | 整数按位或赋值 | 右 | lvalue |= expr | |
| |= | 布尔或赋值 | 右 | lvalue |= expr | |
| ^= | 整数按位异或赋值 | 右 | lvalue ^= expr | |
| ^= | 布尔异或赋值 | 右 | lvalue ^= expr |